座談會:阮玲玉的戲劇人生

節目詳情

日期:2010/6/6

時間:5pm – 6:30PM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講者:羅卡、舒琪、焦雄屏

以下是我的筆記,不是講者的原話,除註明例外。聽者大概有三四十人,老年人居多。黎民偉的兒子來了,補充了不少有關黎民偉跟阮玲玉的瑣事。

 

焦雄屏

對於30年代的電影歷史研究,急不及援,原因有2

1.    
時代久遠,文獻不足。文本很多已經喪失,很多有關阮玲玉的研究均不全。例如她受費穆的影響是怎樣的?影片失去根本不能作研究。

2.    
情景的理解困難。阮玲玉受左翼推至很高的地位,究竟是她主動進步成「新女性」,還是我們後賦的?

阮玲玉的演藝生涯雖短,但我們可以就其生與死兩個層面來看她的社會意義。先說生。阮玲玉的表演自成一格,其本色派的表演技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講者原話)。焦雄屏認為有四個因素造成這樣的表演風格。

  1. 出生窮苦工人家庭,16歲跟富家子同居。可見其屬早熟,對社會的理解有著其特殊的經驗,這都豐富了他的表演內涵。
  2.  
    遇到好的導演成為阮玲玉成功的重要因素。導演對她的滋潤,給她的錘鍊的機會,演員跟導演的互動,幫助阮玲玉在藝術上的昇華。例如朱石麟的《歸來》。
  3. 天份。阮玲玉有著天生的表演天份,任一個成功的演員需要有一種對表演的「內化過程」,演員需要尋找心理的動機去完成一個表情、心情的表演。阮玲玉的天份在於成功地把這個內化過程通過反差、襯托的辦法,加上懂得利用跟攝影機的距離,充份發揮其獨特的肢體語言,把傷心的戲份以笑來表現,她的表演帶給觀眾一種奇觀式的享受。


4.    
左翼文壇的影響。當時文藝圈子除了受左翼「進步」思想影響之外,阮玲玉所表演的角色本來就代表了女性的苦難,中國人的苦難。她個人的存在正是其身在身為會的存在意思。

 

至於她死後,社會對她的評價,焦雄屏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去了解。

1.    
男女的不平等。無論是前夫還是同居的男人,阮玲玉是如何被被欺負,或者有關其在物質生活享受中不能自拔,這些形象既增加了觀眾對阮玲玉的同情和懷念,但同時也突顯了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2.    
當年流行的黃色新聞,無論是主角還是新聞的評論者均沒有克制的能力。


3.    
女明星死變成了潮流。女明星所承受的壓力,對女星嫁豪門的角色定位,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


舒琪

要了解阮玲玉,我們先要理解30年代的政治背景。除了政治上國共兩黨之爭之外,文壇上也有左右派之兩大陣營。針對電影產業,左右派之爭的場地分別在電影制作、電影批評和電影教育三大層面。

19303月共產黨幫助下成立了左翼作家聯盟,11月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並發長了對電影要求的綱領。

其中就劇本寫作規定最重要;劇聯要求:1/讓成員泄透到所有電影制作單位;2/自資拍電影;3/組織電影研究會,栽培電影從業人員。

可見,當時的左派已經很有系統地控制電影作為政治運動的擴散工具。

同時,中國電影檢查法律則在蔡元培學生郭有守的率領下先起草並執行,當年禁制了很多電影。

尤此,隨著左劇聯的成立到郭有守以中共地下黨黨員身份參與電影檢查工作,可見無論是官方和民間都已經泄透了不少左派的勢力影響著電影工業。

1931-1932年,雖然還有不少神怪片和鴛鴦蝴蝶派的電影出產,但當「電影評論組」成立後,以夏衍、田雨為首的左派,已經佔領了上海的所有報刊評論工作。《電影藝術》創立,旨在「每片必評」,「統一口徑」,可見左派已控制了電影評論界。

1933年,共產黨內部成立了電影小姐,定下了幾個目標,包括:1/重視電影劇本寫作為靈魂;2/有目的注入新血,培養新演員;3/開展電影藝術批評翻譯蘇聯作品;4/建立網路,例如中國電影文化協會。

地下黨國民政府官員郭有守被稱為「中國電影第1人」,當年一共禁演了21部電影。並成立亇「中國電影劇本研究會」,又實行「準拍執照」制度,規定拍攝電影必須申請。

可見,左翼力量的巨大已經不可能逃避。對於阮玲玉來說,無論她是不是左派,她活在那個年代,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演劇人生,均面對著不同的左翼壓力,兩極既有分別,又模糊。

 

羅卡

阮玲玉的影響,或者說左翼對她的神化基本是在她死後起的,發生在1957年逝世20周年紀念大會的事,中共左派對她的定性是:「在中國由落後轉向進步作出重要的貢獻」。

以這個角度去看阮玲玉,不代表是錯,但則忽略了阮玲玉的另一面。在1933年,中共地下小組的確已經大規模進入明星、聯華等制片公司,而阮玲玉也在那個時候拍了很多優秀的電影,但她是不是拍了很多「進步」電影?

答案:不是。

第一,儘管左派在聯華,羅明佑還是抓得很緊。

費穆從來都不是進步導演,阮玲玉的電影怎會是進步呢?

朱石麟更是一個大右派。

孫瑜是開明進步,但也不算左派。

吳永剛的《神女》,能算「進步」嗎? ()

唯一一個跟阮玲玉合作而被稱為左派的只有一人,就是蔡永生。

所以說,阮玲玉的形象進步,表演進步,但不代表她個人進步。

出身不好,經過奮鬥,對抗社會,以死抗議社會對她的迫害等的論述均是神化了阮玲玉而忽了另一面。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Cinema.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