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ne 2010

Any difference between authoritarianism and capitalism?

Posted in News and politics | 1 Comment

一代紅顏-阮玲玉 (ruan ling yu)

連續兩星期看了幾部阮玲玉的電影,回家後又看了不少她的資料。在短短的25年,她拍下29部電影,成了中國電影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代影后。這個video,是我在youtube上看了幾十個後,感覺最好的一個。因為沒有了左派賦予她的「進步女性」聖環,真情實感的淡淡帶出一個活在30年代的女性。 Quote YouTube – 一代紅顏-阮玲玉 (ruan ling yu) 

Posted in Cinema | 3 Comments

座談會:阮玲玉的戲劇人生

節目詳情 日期:2010/6/6 時間:5pm – 6:30PM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講者:羅卡、舒琪、焦雄屏 以下是我的筆記,不是講者的原話,除註明例外。聽者大概有三四十人,老年人居多。黎民偉的兒子來了,補充了不少有關黎民偉跟阮玲玉的瑣事。   焦雄屏 對於30年代的電影歷史研究,急不及援,原因有2: 1.     時代久遠,文獻不足。文本很多已經喪失,很多有關阮玲玉的研究均不全。例如她受費穆的影響是怎樣的?影片失去根本不能作研究。 2.     情景的理解困難。阮玲玉受左翼推至很高的地位,究竟是她主動進步成「新女性」,還是我們後賦的? 阮玲玉的演藝生涯雖短,但我們可以就其生與死兩個層面來看她的社會意義。先說生。阮玲玉的表演自成一格,其本色派的表演技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講者原話)。焦雄屏認為有四個因素造成這樣的表演風格。 出生窮苦工人家庭,16歲跟富家子同居。可見其屬早熟,對社會的理解有著其特殊的經驗,這都豐富了他的表演內涵。   遇到好的導演成為阮玲玉成功的重要因素。導演對她的滋潤,給她的錘鍊的機會,演員跟導演的互動,幫助阮玲玉在藝術上的昇華。例如朱石麟的《歸來》。 天份。阮玲玉有著天生的表演天份,任一個成功的演員需要有一種對表演的「內化過程」,演員需要尋找心理的動機去完成一個表情、心情的表演。阮玲玉的天份在於成功地把這個內化過程通過反差、襯托的辦法,加上懂得利用跟攝影機的距離,充份發揮其獨特的肢體語言,把傷心的戲份以笑來表現,她的表演帶給觀眾一種奇觀式的享受。 4.     左翼文壇的影響。當時文藝圈子除了受左翼「進步」思想影響之外,阮玲玉所表演的角色本來就代表了女性的苦難,中國人的苦難。她個人的存在正是其身在身為會的存在意思。   至於她死後,社會對她的評價,焦雄屏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去了解。 1.     男女的不平等。無論是前夫還是同居的男人,阮玲玉是如何被被欺負,或者有關其在物質生活享受中不能自拔,這些形象既增加了觀眾對阮玲玉的同情和懷念,但同時也突顯了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2.     當年流行的黃色新聞,無論是主角還是新聞的評論者均沒有克制的能力。 3.     女明星死變成了潮流。女明星所承受的壓力,對女星嫁豪門的角色定位,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 舒琪 要了解阮玲玉,我們先要理解30年代的政治背景。除了政治上國共兩黨之爭之外,文壇上也有左右派之兩大陣營。針對電影產業,左右派之爭的場地分別在電影制作、電影批評和電影教育三大層面。 在1930年3月共產黨幫助下成立了左翼作家聯盟,11月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並發長了對電影要求的綱領。 其中就劇本寫作規定最重要;劇聯要求:1/讓成員泄透到所有電影制作單位;2/自資拍電影;3/組織電影研究會,栽培電影從業人員。 可見,當時的左派已經很有系統地控制電影作為政治運動的擴散工具。 同時,中國電影檢查法律則在蔡元培學生郭有守的率領下先起草並執行,當年禁制了很多電影。 尤此,隨著左劇聯的成立到郭有守以中共地下黨黨員身份參與電影檢查工作,可見無論是官方和民間都已經泄透了不少左派的勢力影響著電影工業。 1931-1932年,雖然還有不少神怪片和鴛鴦蝴蝶派的電影出產,但當「電影評論組」成立後,以夏衍、田雨為首的左派,已經佔領了上海的所有報刊評論工作。《電影藝術》創立,旨在「每片必評」,「統一口徑」,可見左派已控制了電影評論界。 1933年,共產黨內部成立了電影小姐,定下了幾個目標,包括:1/重視電影劇本寫作為靈魂;2/有目的注入新血,培養新演員;3/開展電影藝術批評翻譯蘇聯作品;4/建立網路,例如中國電影文化協會。 地下黨國民政府官員郭有守被稱為「中國電影第1人」,當年一共禁演了21部電影。並成立亇「中國電影劇本研究會」,又實行「準拍執照」制度,規定拍攝電影必須申請。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inema | Leave a comment

解讀喬曉陽對普選所作定義

1.要體現選舉的普及而平等;這個應該沒有異議,能說的只是選舉權除了投票的權利之外,還有被選的權利。除了選民有平等的機會去參與投票之外,所有香港市民圴應該平等地享有被選權。不過,相信這個「普及而平等」只重在「投票」的普及而平等。   2.要充分考慮符合香港特區的法律地位,並與特區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相適應;意思即是,香港人必須明白香港特區的上級是中央人民政府。香港人即使有權選出其特首,候選人甚至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必須經中央同意。這就是香港特區的法律定性。   3.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利益;意思即是不容一黨/一派獨大,比例代表制的選舉法不改以保陪少數社團;功能組別不變以保障被認可的「功能」「階層」得到應有的權力以保護其「階層」的利益。   4.有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第四點為重心,也是中央最為緊張的。香港對中央來說,價值在於繼續提供自由主義制度下的便利,國企公司繼續利用香港的金融制度上市挖資本。只要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集資中心,不單有利於國家的國企市場化,則繼續有利香港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最終,普選與不普選,中央並不在乎,在乎的是中央要知道特首絕對是一個只管金融政策而保證香港不出亂子人。

Posted in Hong Kong | Leave a comment

中日韓美災難電影比較

  超級颱風 (2008) 日本沉没 (2006) 海雲台   (2009) 2012 (2009) 地區 中國 日本 南韓 美國為主,實質全球 災難類型 颱風 地震 海嘯 全球毀滅 故事大概 颱風將臨,市長與一眾官員如何處理市民的安危。市政府要在保護新經濟發展區還是不惜一切疏散一百萬居民間作出抉擇。 日本全島即將沉沒之際,首相突然離去,餘下的官員既有只為私利,也有大公無私的盡最後一力進行外交商談以協助日本人民離開本島。故事最後記錄了男主角捨身爆毀地下層以拯救全國。 專家預計海嘯即將來臨,惜市政府以經濟利益為最高追求而不顧專家的警告,導致後來萬千市民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受襲,傷亡慘重。 全球即將毀滅,一家人如何逃離美國本土坐上在中國制造的大船而得救。 人物 神化的市長、官員、專家、市民、小狗、船民 政府最高級的領導、消防救援隊、專家團隊、大難不死的小女孩、小鎮居民 船民、官員、一般青年男女、眾多遊客 人 政府角色 顯著,而且是全能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能。除了文官之外,解放軍穿插全片。 顯著;但無力、無助。內政分裂,貪污腐敗。首相在災難前夕突然在外出游說各國時航機消失,政府顯得群龍無首。外交上,雖然努力游說,但外國拒絕接收日本人。充份顯示出日本人內外的不安。 不顯著。災難來臨時候,市民均以自救的形式而出現。 不顯著。美國總統在最後的一刻拒絕離開美國本土,而選擇跟美國所有人民一起面對死亡。 災難來臨前 專家就科學的數據向政府提出警告,政府就專家的意見而商討對策。專家預計巨大颱風登陸本市為五成,市長要在保人命還是保經濟的二元條件下擇其一。船民就政府的警告不屑一顧。 政府與專家均確信無疑日本全島將完全沉没,問題只是政府有多長時間準備應戰。從一開始估計五年到後來的300多天,政府的考驗是無比的巨大。市民聽到廣播後,四出搶購;然而當政府全力協助人口登記上船、上機,疏散人民井然有序。 可說是毫無準備。雖然專家已警告政府,但政府只專注經濟發展,而拒絕聽取一切遣返發展的意見。一般市民對專家的判斷半信半疑,採取輕視的態度。 普羅大眾零準備,各國政府要員合力秘密組制大船,並規定只要交出相約金錢才能上船以免一死。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issertation | Leave a comment

梁文道: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4164.html 我寫六四,而且重複地寫, 再也沒有什麼新鮮的角度,也不會有出人意表的觀點。這也許顯得有些無趣,就像每年的六四燭光晚會,幾乎一模一樣的程式、口號與歌曲,年年重演。它使得我們 就像患上了偏執狂的精神病人,惹人煩厭;他們不只討厭我們所說的內容,也討厭我們說話的方式與態度。他們批評我們不懂得向前看,老是困在一場歷史的謎團裏 頭;而那個謎團實在有太多的解讀可能,我們怎能自以為是,以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難道我們毫不自覺,這種義正詞嚴的腔調很讓人厭惡嗎? 不 妨把我們當成瘋子 《聖經》裏的先知其實不該被譯成先知,因為先知預言未來的時候少,談起過去的時候多,與其說是先知,倒不如說他們是守護 記憶的人。總是在以色列人樂 不思蜀忘乎所以的時候提醒他們﹕你們已經忘記了自己是怎麼離開埃及的,你們也忘了上主當初和我們訂下的契約。這些話老是來得不合時宜,乃至於很多人覺得先 知其實是種瘋子,最好把他們放逐出去,不要再讓他們擾亂自己的尋常日子。更何況他們憑什麼教訓人?他們以為自己是誰!他們是誰?他們是上主的「代言 人」(navi),神的喉舌,正如神說過的﹕「我把我的話放進他的口中,他要向他們宣講我的訓令」。 我們當然不是先知。在這個時代裏頭有 誰會想當先知呢?任何自以為是真理化身的精英都是可恥可笑的自大狂。我們不想做先知,我們這群香港人只是被迫扮 演傳說中的先知形象,因為我們的確相信一個簡單的道理﹕政府不應該用真槍實彈鎮壓和平示威的群眾。有人(而且人數越來越多)卻認為這個道理並非自明,甚至 可能是錯的。既然如此,你們就不妨把我們當成瘋子吧。 誰掌握話語權誰擁有真相? 2009年5月28日的《信報》訪問了 一位正在香港中文大學念歷史的「內地尖子」,他說﹕「以個人角度看,它(六四)跟我生活沒有什麼關係了……在 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上無足輕重,歷史上太多類似事情。天天拿來說,只是發生時間比較靠近我們而已」。記者再問他六四到底是場屠殺,還是為了維護國家穩定的 正確行動。他的答案竟是兩者皆對,他認為雙方都同樣有理同樣正確,因為大家都只不過是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罷了。「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應防止 道德綁架……老一輩或經歷過事件的人或許強烈希望我們瞭解事件真相,但並不代表我就要作出一樣的評價。年輕一輩只是作為歷史的旁觀者,不能強迫我要跟你有 相同的反應」。 這是近年愈來愈流行的一種論調,它不否定我們相信的那條簡單道理,它只是不認為那是唯一正確的道理,它認為任何立場都是 可取的,它把一切立場相對 化。我們香港人對這種說理方法絕不陌生,因為它就是許多人口中的「理性」和「客觀」。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用不著取捨判 斷,反正那都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這種港式的犬儒主義與內地流行的「唯策略論」不盡相同,但又很有親和關係。所謂「唯策略論」,其 表表者可見於毛澤東那些影響深遠的文稿。我當年讀 「毛選」,最感困惑的地方是他總在談敵我鬥爭的策略,卻永遠說不清敵人到底是誰。「敵人」的定義不斷浮動遊移,因時地而變;今天是敵,明天可以是友;今天 是朋友,明天忽然又成了敵人。臺灣評論家楊照在台版《毛澤東語錄》的導讀裏說得好,毛思想的精要就在於不談對錯只論勝敗;勝者自然是對的,失敗者則必然是 錯的。所以一個人千萬不能輸,因為輸了鬥爭也就得輸掉是非了。 這就是「話語權」這種很西化很後現代的概念在大陸普及得異常迅速的原因之 一了。如果你從小相信科學史就是科學不斷進步真理不停揭示的歷史,你或許不 容易接受當今「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所說的那些學者競爭的殘酷故事,把一切都看成門爭的結果;但你要是自幼就生長在一個「唯策略論」主導的環境之下,你會發現那些勾心鬥角謀 取勝利的「真相」完全不難理解。因為任何學術研究任何理性討論說到底都只不過是在爭奪「話語權」;誰掌握了「話語權」,誰就有道理。 故 此,我們大可不必認真細究六四究竟是不是屠殺,因爭論雙方都只是在搶奪「話語權」,雙方都是「平等」的,都想把自己的利益強加在我們頭上。事實的 調查與論證的邏輯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有你背後的利益和動機。哪怕你再有道理,使我無可反駁;我也只要指出你掌握「話語權」就夠了。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Hong Kong | Leave a comment

「當仁不讓於師」之「哭中大」

「當仁不讓於師」之「哭中大」 2010-06-06 【明 報專訊】又要下筆批評中大,難免尷尬,畢竟還是母校。 但是這所「母校」近來的所作所為,已 經令我等中大人感到非常陌生。為了拒絕學生在校園擺放一具雕像而搬出「政治中立」四個大字,如此理屈辭窮地回應,這所大學亦可謂接近 自拆招牌的絕路。 高教領導人 有辱斯文 可哀者,不是因為它被批評的餡媚權勢,而是它展露出這一批「高教領導人」的思 想是何其混亂,已到達有辱斯文的地步。 大學之為大學的最高原則是學術自由、思想自由。而 思想自由的前提正正是容納各種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主張自由表達,互相理性辯論,溝通差異,以追求真理和共識。所以,思 想自由的前提正好是鼓勵師生提出不同政治主張,勇於表達,而非迴避爭論,沒有態度。 新亞 書院是中大的創校組成書院,它的校訓出自儒家思想的「誠明」。而儒家經典《中庸》對誠的解釋是﹕「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對政 治、世局、社會沒有立場態度者,又如何能做到擇善而固執? 事實上,孔孟之道最討厭的其中 一類人就 是鄉愿。鄉愿指沒有是非觀念,事事刻意討好他人者。鄉愿永遠裝出老實的模樣,事事折中調和,沒有什麼主見,只會維維諾諾附和別人。孔 子對鄉愿深惡痛絕,說﹕「鄉愿,德之賊也。」孟子也說﹕「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愿也。」 中 文大學不高舉思想自由的大旗,不以促進學生表達政治見解,提供方便與機會發展成熟政治判斷能力為務,而口口聲聲以政治中立為尚,是否 說明它今日已成為一所鄉愿大學? 退一萬步來說,如果說學生展示一具雕像,就要審查其是否 有違政治中立,它也自身首先破壞了政治中立原則,因為決定何者才符合政治中立、政治中立的標準為何以至由誰去制定執行這些標準,都 必然是政治判斷。中大校方公然宣示自己以政治角度考慮學生申請,但所依據的卻是 沒有經大學社群公開辯論而達成的那謂「中立」/「不中立」的準則,這表明了中大當局恰好不是在實踐政治中立,而是政治性地行使一己的 政治判斷。那問題就不是「政治不政治」,而是一種違反大學是理性開放,宏揚思想自由,尋求真理共識之地的「壞的政治」。 雕 像館藉口低能 不過,更荒唐的竟是消息指有校方高層認為,此例一開,中大就不能拒絕毛澤 東、蔣介石、鄧小平等的雕像擺放,這會使中大成為一所雕像館。有網上的評論直斥這是低能,筆者也想不出理由不同意。因為,這 是一種近年香港親建制的保守派不斷重複的滑坡歪理的最拙劣運用。而且,如果中大要忠於自己這套說法,那始作俑者應該是樹立唐君毅像的 人,因為唐君毅生前毫不掩飾其反共立場,死後 遺作也處處流露他的反共思想。當下中大校園內,親中商賈,愛國權貴的塑像、身影、名號卻也是四處可見,那為了貫徹政治中立,不左不 右,為防各式政治立場的象徵物氾濫校園,那是否要來一場全校政治大審查,洗底以示政治中立?還是只許校方招徠權貴放火,不 許學生良知點燈? 其實,今日中大校園早已是多元政治立場的象徵並存的地方,如果你在新亞 尋得反共孔學偉人的痕,在崇基飯堂外的草地一角,你也會發覺那裏默默樹立左翼理想主義年代的一塊勞動光榮碑。兩者象徵的政治立場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UHK | Leave a comment

地獄之火將留給面對道德危機時仍宣稱中立的人 ──聲討中大校方禁止擺放民主女神聯署聲明

請往以下網站進行聯署:Please sign the petition at:http://www.gopetition.com/online/36845.html (See below for English Version) 地獄之火將留給面對道德危機時仍宣稱中立的人──聲討中大校方 禁止擺放民主女神聯署聲明 中大校方於6月2日發出公開信,以「大學必須堅守政治中立原則」的理由,拒絕中大學生會將「新民主女神 像」及相關展品擺放於中大校園,我們對此非常憤怒! 擺放雕塑才是彰顯言論自由 據校方的公開信內容,校方拒絕學 生會的申請,是因為中大「有責任維護所有大學成員享有表達不同見解和持有不同立場的自由」。面對這種解釋,有基本智力的人都會懂得反問:擺放民主女神於中 大校園,為何無端會限制了大學成員的表達自由?莫非僅僅一座有政治取態的雕塑,竟有法力阻止大學師生繼續討論六四的問題?十分明顯,雕塑不會窒礙討論,而 且能激起討論。真正限制大學成員表達自由的,不是雕塑,而是校方的禁令。 眾所周知,六四是政治敏感的議題,大陸官方嚴厲封殺,不能公開談 論,也無法見容於內地天羅地網的資訊封鎖。近年香港入境處多番拒絕民運人士來港,近日食環署與警方更以違反娛樂牌照條例為由,在時代廣場沒收新民主女神 像,並拘捕一眾支聯會成員。這種情況說明,政府為收緊展示六四作品的空間,已到了堆砌罪名的地步。不容於政權的異見和表達方式,才是中大最需要,也最有責 任維護的表達自由。這座雕塑如可擺放於中大,恰恰正能彰顯中大的言論自由和無畏於權貴的獨立精神。 政治中立邏輯混亂雙重標準 校 方的公開信又指,「大學必須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如果這種「政治中立」,指的是大學不應因為特定政治傾向,排斥某些教學和研究,限制某些言論的表達自 由,我們當然絕對贊成。不過校方的說法卻是指,異見聲音的表達會限制其他人的自由,因此應該禁止。言論自由的價值,本來便在於維護異見聲音的表達。今天中 大高層卻顛倒是非,為了維護他們口中的「言論自由」,竟然反過來要打壓異見。 其實所謂政治中立,也是一種政治立場。劉遵義上任校長以來, 先後頒贈榮譽博士予劣跡斑班的董建華和唐英年;劉遵義本人也被大陸官方委任為全國政協,繼而走入特區政府的經濟機遇委員會,甚至當上行政會議成員。一邊歌 功頌德,一邊遇上政權不喜的議題,便以中立為由絕口不提。這種雙重標準說明了中大校方的政治立場,其實就是以大陸官方的立場馬首是瞻。 「和 諧」中大還有多遠?   為了迎合大陸官方的政治立場,中大高層已不惜揭破最後一層面紗,以邏輯混亂無人信服的說詞,禁止中大校園擺放新民 主女神。更令人擔心的是,校方公開信還指,「如有行動或活動反映政治立場,而對大學政治中立的原則有損者,大學不應涉及」。若此例一開,以後一切「反映政 治立場」的活動,中大校方皆有藉口阻止舉行。此舉不單嚴重限制學生自主,不單徹底葬送了中大的精神和氣象,更勢必連學術自由這條基本底線也一同拋棄。「和 諧」的中大,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神曲》的作者,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地獄裡最熾熱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仍要保持 中立的人」。這句話不只適用於以劉遵義為首的中大高層,也適用於所有關心中大,擁護大學自主、言論自由和真理的人。中大高層倒行逆施,背棄大學堅持言論自 由的基本道義,辜負六四死難者和在囚者為追求民主的犧牲。在這關頭,我們已再沒有沉默的理由。中大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UHK | Leave a comment